{{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前言
你知道茯苓不只是一味中藥,還能入茶、入膳,甚至做成糕點嗎?
作為漢方中常見的溫和食材,茯苓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不過,你可能沒注意到,茯苓其實有茯苓片、茯苓塊、茯苓捲等多種形式,應用上也各有不同。
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了解:茯苓是什麼、有哪些常見類型、怎麼選購與使用,
並介紹實用的「茯苓功效」與簡易食譜靈感,幫助你在生活中輕鬆養生!
📖目錄: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的乾燥菌核,生長於松樹根部,外觀呈塊狀或球形,外皮粗糙呈棕黑色,
剖開後則是白色或略帶粉紅色。它不是植物的根或種子,而是一種真菌類藥材。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茯苓就被列為「上品」,
也就是日常可食用、長期使用也較為安全的食材。
它的味道平淡、性質平和,是許多家庭漢方湯品中常見的基底素材。
許多人以為茯苓與土茯苓是同一種,其實完全不同:
茯苓:屬於真菌類,寄生在松樹根部,性質溫和,常應用在調整脾胃、搭配日常煲湯。
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的根莖,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外觀為粗狀根,偏向清熱解毒、外用入藥的應用。
兩者不僅來源不同,味道、質地、處理方式也差異很大。在選購或煮湯時,一定要區分清楚,避免混用。
茯苓雖然味道清淡,卻經常出現在許多經典漢方與藥膳食譜中。
這是因為它本身性質溫和、適用性高,是日常生活中廣泛運用的食材之一。
以下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應用方式,以及哪些人群特別適合食用茯苓。
幫助調整身體水分代謝
茯苓經常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煲湯,是許多「四神湯」或「祛濕茶飲」中的基礎材料之一。
它被認為能夠協助體內水分平衡,因此常被用來搭配其他食材使用於濕氣較重的體質中。
溫和調節消化與精神狀態
茯苓在中藥中被視為能調和脾胃與心神的材料。
也因此,當人有食慾不振、容易疲倦、精神緊張等情況時,常會在食補料理中看到它的身影。
平衡日常作息,安穩身心
許多漢方茶飲或晚間助眠湯品會加入茯苓,目的就是讓整體風味更溫潤,同時透過飲食節奏,間接幫助維持良好生活作息。
日常生活壓力大、精神易緊繃者
若你經常工作壓力大、緊張難以入眠,茯苓是可以考慮融入日常食材的選擇。
經常感覺身體沉重、易倦乏力者
若你容易出現濕氣重、倦怠感明顯的狀況,茯苓搭配山藥、蓮子、芡實等食材煮湯,也是一種溫和的搭配方式。
想透過食補進行日常保養者
茯苓沒有強烈氣味,對於希望長期穩定保養、又不想吃太多刺激性食材的人來說,是非常親民的日常漢方素材。
茯苓性質平和,但若是有以下幾種狀況,則建議使用前要先詢問專業意見或酌量使用:
陰虛火旺、容易口乾舌燥者:有些體質偏燥的人,若單獨大量食用茯苓,可能會出現口乾、排尿次數增加等情況。
正在服用利尿藥品者:茯苓常作為利水用途使用,若與其他具有同類作用的藥品重疊,可能會加重身體排水負擔。
茯苓依照加工形式與使用需求,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每種形態皆有其特色與適用方式,以下幫你一一解析:
外觀呈白色或淡粉色,質地細膩,有些會帶微紅邊緣。常見於煲湯、煮茶、入粥等食補應用中。
適合長時間熬煮,溫潤順口。
可與紅棗、薏仁、蓮子等搭配成養生茶飲。
⚠️ 選購時注意是否為純茯苓粉,避免混合澱粉或其他成分。
茯苓的應用彈性非常高,不僅能入茶、煲湯,也能製成甜品或主食。
以下分享兩種日常好入手的茯苓食譜,無論是養生料理還是點心下午茶都非常合適!
這道經典四神湯中含有茯苓,搭配蓮子、山藥、芡實等常見食材,
是適合日常保養的湯品選擇,溫和順口,老少咸宜。
食材準備:
茯苓:15 克
芡實:25 克
蓮子:25 克(去芯)
山藥(乾):25 克
小腸或排骨:500~600 克(可視需求更換主食材)
米酒:適量
水:1500~2000 毫升
料理步驟:
所有藥材洗淨,建議先用清水浸泡 15~30 分鐘。
小腸或排骨洗淨汆燙,去除多餘雜質。
將所有食材與藥材放入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
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續煮 1.5 小時,或至食材熟透軟爛。
起鍋前可依個人口味加入少量米酒增添風味。
小提醒: 如果沒有時間自行熬煮,也可以選擇現成的四神湯藥膳包,方便快速、省去配料比例與清洗備料的繁瑣。
這款茯苓入湯的四神湯,清爽不膩,非常適合忙碌的日常中作為一道家常暖心湯品。
如果自己抓藥材覺得麻煩,或是怕買整包材料用不完
可以試試登義的傳藝四神湯!
一包即為一帖的量,讓您隨時煮出家常味!
除了經典四神湯的食材外,更加入越南特產大腰果,從產地直送台灣、新鮮香甜;
還使用手切無燻硫磺山藥、水洗乾淨無漂白大薏仁、大芡實、與印度特產鷹嘴豆,加上通心香蓮子。
茯苓糕是一道傳統點心,口感綿密香Q,可以當作早餐或小點心,也能作為孩子的健康甜品。
食材準備:
茯苓粉 50 克、糯米粉 50 克、蜂蜜 1 大匙、水 250 毫升
作法:
將茯苓粉與糯米粉混合均勻。
加入水,慢慢攪拌成細緻無顆粒的漿狀。
加入蜂蜜混合均勻。
將混合物倒入蒸盤中,入蒸鍋蒸約 30 分鐘。
放涼後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小提示:
可搭配紅棗、葡萄乾等乾果增加風味與口感變化。
兩道茯苓食譜都操作簡單,方便入手,也很適合搭配日常飲食。
下一段將介紹如何挑選優質茯苓,確保每一口吃下去都安心又實在。
市面上茯苓產品多樣,品質參差不齊,若想確保買到安心、實用的茯苓,
在挑選時可從外觀、氣味、質地等幾個面向著手。
以下提供幾個實用的挑選小技巧:
優質的茯苓外觀應該:
色澤自然:表面呈淡棕或灰白色,不可過於鮮白或過黑。
切面細膩:橫切面應呈細緻顆粒狀,有些會呈現蜂窩樣小孔洞。
外皮薄而均勻:無明顯裂痕或破損,表面光滑、無雜質。
避免購買表面油亮、不自然白皙或有發霉斑點的產品。
優質的茯苓拿起來應該:
手感扎實:按壓不易碎裂,具有一定硬度。
嚼起來帶黏性:不苦不澀,稍有淡淡藥材香氣,嚼久後會略黏牙,這是茯苓聚糖的自然反應。
選購茯苓時也別忽略以下幾點:
優先選擇包裝上標示完整的產品,包括原產地、保存期限與製造批號。
確認店家是否具備食品/藥材販售許可。
儲存方式應避免陽光直射與潮濕,選購時可觀察販售環境是否乾淨、通風良好。
茯苓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漢方食材之一,不僅歷史悠久,
具備溫和、穩定、容易搭配的特色,適合融入日常湯品、粥品或藥膳中。
無論是茯苓片、茯苓塊還是粉狀形式,挑選品質穩定的來源,
並依照個人習慣進行料理,就是實踐日常養生的第一步。
不論你是初次認識茯苓,還是已經將它納入日常生活中的愛用者,
透過這篇文章,相信你對茯苓的基本資訊、應用方式與常見形式都有了更完整的了解。
記得,選擇適合的食材、掌握正確的使用方式,就是讓身體穩定、生活自在的最好方式。
怕不知道如何挑選?想快速吃到健康營養的茯苓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