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也會手腳冰冷?手腳冰冷原因與保養方法、吃什麼一次看

即使在炎炎夏日,仍有許多人常覺得手腳冰冰、體溫偏低。
為什麼會這樣?手腳冰冷原因有哪些?該怎麼調整?又該手腳冰冷吃什麼?
本文將幫你一次了解成因、保養方法與飲食建議,讓你從日常生活中改善「冰冷體質」。

📖目錄:

一、手腳冰冷原因,你上榜了嗎?

二、炎炎夏日竟然也會手腳冰冷?

三、手腳冰冷該如何改善?日常保養與飲食雙管齊下

四、改善手腳冰冷的關鍵,在於生活與飲食平衡

五、結語


一、手腳冰冷原因,你上榜了嗎?

手腳冰冷的形成,常與循環、生活習慣與環境溫度有關。以下是幾個常見的原因:


1. 冬天天氣寒冷導致末梢循環變慢

當氣溫降低時,身體會自動調節,將血液集中於重要器官以維持體溫。
此時四肢血流減少,手腳自然會變冷,這是身體為了「保命」而進行的自然反應。


2. 長期吸菸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流量下降。
吸菸者手腳血管容易變窄,末梢部位因血流不足而感到冰冷。


3. 心血管健康狀況影響循環

若有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等問題,可能會使血管彈性降低,循環能力變弱。
這時除了容易出現胸悶、胸痛等現象,手腳冰冷也是常見的外在表徵之一。


4. 貧血造成氧氣運送不足


貧血表示身體內健康紅血球不足,而紅血球負責運送氧氣到全身。
當血氧不足時,手腳等末梢部位會因血流減少而產生冰冷感。


5. 甲狀腺功能偏低影響代謝

當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時,新陳代謝會變慢,使身體對氣溫變化更敏感。
此時體溫調節失衡,容易導致四肢冰冷。


二、炎炎夏日竟然也會手腳冰冷?

一般來說,天氣炎熱時陽氣充足,身體循環應該較好。
但若仍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長期運動量不足

久坐、久站都會使下肢血液循環變慢。
尤其是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姿勢不良時,血液回流受阻,手腳容易變冷。


2. 飲食偏生冷

夏季許多人愛吃冰品、喝冷飲或食用生食,如西瓜、螃蟹、冰鎮果汁等。
這些「寒性食物」容易讓體內溫度下降,導致血液流速變慢,使四肢感覺冰冷。


3. 身體狀況不佳時循環受阻

感冒、疲勞或身體免疫力下降時,血流量會被優先分配到主要器官,
此時手腳容易被「犧牲」,因此會有明顯的冰冷感。


三、手腳冰冷該如何改善?日常保養與飲食雙管齊下

1. 日常保養方法


每天進行散步、伸展或瑜伽,促進血液循環。
睡前泡腳、泡澡,幫助放鬆身體。
穴位按摩(合谷穴、氣海穴、足三里)可舒緩冰冷。
保持足部與腰部溫暖,避免久坐與吹冷氣。
規律作息,早睡早起。


2. 改善手腳冰冷吃什麼

肉類:牛肉、羊肉、鴨肉、豬肝
辛香料:生薑、韭菜、肉桂、胡椒
蔬菜:南瓜、菠菜、紅莧菜
水果:紅棗、桂圓、櫻桃
堅果:黑芝麻、松子、杏仁


四、改善手腳冰冷的關鍵,在於生活與飲食平衡

1. 維持良好作息


規律睡眠、避免熬夜。
久坐者應每小時起身活動。
白天多曬太陽、晚上注意保暖。


2. 溫和食補與茶飲建議

可飲含薑、紅棗、桂圓的茶飲。

餐點中加入辛香料。

可搭配性質溫和的養生配方。


五、結語

手腳冰冷並不是小問題,而是身體給出的訊號。
它可能與循環、作息、飲食或生活習慣有關,若能及早調整,就能有效改善。
從日常開始──保持運動習慣、避免久坐、調整作息,
並在飲食中多攝取溫性食材,逐漸讓身體恢復平衡。
只要持之以恆,手腳自然會回暖,讓生活重新充滿活力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