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義DengYi產品中所使用的枸杞均符合衛福部相關主管機關所公告的檢驗標準。
我們也不斷追求安全與合理的標準,致力於提供安心高品質的產品。
同時我們整理了有關檢測標準的資訊,以便大家更加了解。

 

一、登義枸杞檢驗報告

 

登義枸杞檢驗報告

 

二、檢測標準大不同!鮮果v.s乾果?


使用「鮮果」標準,檢測「乾果」,數據會因水分而有所誤差。
果乾因水分流失,重量減少,重金屬濃度自然「看起來」變高,
若用鮮果標準去比對乾 果數據,本來就會產生「假性超標」。

若未針對枸杞乾果訂出專屬標準,
正確做法應該是依「乾製品專屬標準」或將檢測數據 換算回「鮮果含量」後再比對。
換算公式(依食品檢驗原則) 蔬果植物類可食部分重金屬標準,均以「鮮/濕重」計算。 
若市售產品為乾貨時,檢驗出的數值需利用公式計算還原濃度: 
還原濃度 = 檢驗值 × (100%-鮮含水量%) / (100%-實際含水量%)

枸杞檢驗結果與標準對照表

 

例 1:
枸杞乾貨的「鎘」檢測值 0.081 mg/kg,一般鮮果含水量約為 70%,乾貨含水量 15%。 
計算還原「鎘」鮮果濃度(推算鮮果檢驗值): 
0.081 × (100%-70%) / (100%-15%) = 0.081× (30%) / (85%) = 0.0286 mg/kg 
因此低於「鎘」鮮果標準 0.05 mg/kg,並未超標。

 

例 2:
枸杞乾貨的「鉛」檢測值 0.13mg/kg,一般鮮果含水量約為 70%,乾貨含水量 15%。 
計算還原「鉛」鮮果濃度(推算鮮果檢驗值):
0.13 × (100%-70%) / (100%-15%) = 0.13× (30%) / (85%) = 0.0459 mg/kg 
因此低於「鉛」鮮果標準 0.10 mg/kg,並未超標。

食藥署指出,依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
蔬果類產品的重金屬限量多以「鮮品/濕重」計算。
由於枸杞乾水分流失,重金屬濃度會隨之提高,因此必須依乾燥前後水分比例回推計算。
食藥署舉例,枸杞乾的水分含量約15%,鮮果則約70%,
換算後鉛的標準應為0.4 mg/kg、鎘則為0.2 mg/kg。
以此公式檢視,更為科學、客觀。
(以上資訊引用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新聞稿)

 

三、為什麼天然植物會含有重金屬?


所有植物在土壤中生長都會天然含有重金屬,這是植物與土壤環境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

如在台灣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主要來自三個天然來源:首先是地殼岩石風化過程中釋放的礦物元素,如黃鐵礦(含砷)、硫化汞、方鉛礦等;其次是火山活動和地質變遷帶來的深部地函物質;第三是自然環境變遷過程中的元素重新分布。像是台灣特殊的地質條件,如嘉南平原的頁岩沖積物和蛇紋岩分布區域,使得某些地區土壤的砷、鉻、鎳含量天然偏高。

即使沒有工業汙染,土地本身就含有微量重金屬,因此自然作物都會檢出微量元素與重金屬,因此,符合國家標準就是社會大眾在使用食品安全時的重要依據。

檢驗標準的正確適用至關重要,消費者與使用者可以用科學態度看待食品安全問題。避免因為「檢出」就等同於「超標」的誤解。政府部門也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標準體系,確保不同形態食品都有適當的檢驗依據。
 

對於消費者而言,維持均衡多元的飲食、適量攝取、選擇可信賴的供應商,比單純追求「零檢出」更為實際和科學。畢竟,微量重金屬的存在是自然環境的客觀現實,重要的是確保攝取量在安全範圍內,並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身體的自然代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