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寒露節氣,日夜溫差大,寒露養生、習俗、禁忌一次看

寒露天氣如何?寒露習俗禁忌有哪些?寒露養生保養吃什麼?適合從事哪些活動?本文將帶你了解24節氣寒露的飲食保養以及保暖方法。

2025年寒露節氣日期

2025年10月08日,星期三

 

寒露節氣由來

寒露,意味著已經進入深秋,是不是更能感受到入秋早晚的涼意了?
 

寒露名稱中雖然有個「寒」字,但並不代表這個時節的天氣會如冬天一樣寒冷,平均氣溫約會落在27度左右,是舒適宜人的溫度。

 

寒露節氣習俗

寒露和重陽節接近,因此它們的習俗也很相似。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原本以驅除不祥之事為主的習俗逐漸演變成更加輕鬆的活動。

寒露習俗一:登高賞秋

登高賞秋代表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在大自然中放鬆身心、欣賞秋天美景的最佳時機。

寒露習俗二:飲菊花茶
飲用菊花茶可以幫助退火、降火氣,不過菊花性質偏涼,可以加入一些枸杞來中和菊花的涼。

 

寒露節氣禁忌有哪些?

寒露禁忌一:避免穿背心、短褲
有句諺語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話提醒我們,在寒露節氣過後,需要格外注意腳部的保暖,為了避免寒氣侵入,可以透過穿襪子或是足浴以保持足部的保暖舒適。

深秋早晚溫差大,我們需要預防感冒,同時也應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

寒露禁忌二: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為了避免悶熱感,建議盡量減少吃辛辣、炸物以及辛香料如辣椒、生薑、蔥、蒜類等食物。

 

寒露節氣養生飲食有哪些?

秋天的氣候較為乾燥,因此在飲食與日常保養上,可選擇較為溫潤的食材,如銀耳、蓮子、菊花、山藥等,讓身體感覺更舒適。

 

寒露養生吃:南瓜
南瓜富含類胡蘿蔔素,可以緩解秋季乾燥。建議連皮食用以充分獲得營養。

寒露養生吃:馬鈴薯

馬鈴薯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使排便順暢。它也被譽為「地下蘋果」,熱量相對較低,適合蒸烤和簡單調味。

寒露養生吃:烏梅
烏梅味道酸甜,幫助消化,但不宜過量食用。

寒露養生吃:竹筍
富含纖維,有利腸胃健康,但不宜空腹食用。

 

寒露節氣養生食譜

銀耳蓮子燉雪梨食譜

材料:
1個成熟雪梨(最好選擇冰糖梨或巴特梨)、25g銀耳、50g蓮子、8杯水、1/4杯冰糖(或根據口味調整)

製作方法:

  1. 將銀耳和蓮子浸泡在清水中,分別約30分鐘和15分鐘
  2. 將雪梨削皮、去核心和種子,切成大塊,放入鍋中
  3. 加入約8杯水,把水煮沸
  4. 繼續煮約10分鐘,直到銀耳、蓮子和雪梨都變軟
  5. 加入冰糖,根據口味調整甜度,再煮5分鐘,直到冰糖完全溶解
  6. 把燉好的銀耳蓮子燉雪梨分配到碗中,即可享用

 

寒露節氣保暖方法

使用含有香茅的藥材,因香茅具有溫暖的特性,能促進新陳代謝。可以使用香茅按摩精油或是香茅湯浴包,都有助於保持腳部的舒適與溫暖,除了可以放鬆情緒外,也能幫助入睡。

 

泡腳湯浴包製作

材料:
檀香、藿香、香茅、白芷、艾葉各5g、紗布袋1個

製作方法:

  1. 將藥材搗碎,並放入紗布袋中
  2. 水煮沸後放入湯浴包,持續加熱25分鐘,讓中藥材成份產生藥效
  3. 湯浴包取出後即可使用

❗注意事項

  • 糖尿病患者、銀髮族,由於末梢神經對溫度較不敏感,所以泡腳時要特別留意水的溫度(建議水溫在40℃ )
  • 泡腳的時間就如同泡湯一樣,每次時間以10~15分鐘為宜,不宜過長
  • 腿部或腳上若出現發炎性或潰瘍性的傷口,不宜泡腳,以免造成傷口惡化
  • 飯後一小時內和空腹時都不宜進行足浴

 

寒露時節應適當減緩生活步調,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後,飲一杯溫開水,補充夜間失去的水分。由於早晚溫差較大,外出時要隨身攜帶外套以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