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注音怎麼寫?驚蟄是什麼意思?驚蟄讀音怎麼念?驚蟄節氣有哪些驚蟄習俗呢?在驚蟄雷雨季該怎麼保養呢?有哪些養生重點值得注意呢?就讓登義帶你一探究竟吧!

2024年驚蟄節氣日期

2024年3月5日,星期二

驚蟄節氣的由來、驚蟄注音、讀音

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

很多人會好奇驚蟄注音怎麼寫,驚蟄注音為「ㄐㄧㄥ ㄓˊ」,又有一部分驚蟄讀音作「ㄐㄧㄥ ㄓㄜˊ 」。

「驚」有驚醒的意思。相傳,昆蟲在入冬時便藏於土裡,幾乎不吃食物稱為「蟄」,這個字也代表著動物蟄伏。雷聲的響起是為了叫醒正在冬眠的生物們,昆蟲紛紛從土堆爬出來,才稱為「驚蟄」,表示開始進入農耕時刻。

這天開始,天氣會日漸回暖,春天的氣息會更接近,閃電打雷的現象會頻繁發生,進入所謂的「雷雨季」。

驚蟄節氣習俗

驚蟄習俗一:抖衣服

驚蟄習俗一,抖衣服,驅除昆蟲、跳蚤,象徵整年免受侵擾
當春雷初響,表示驚蟄時節已至,這時各種昆蟲開始從土中爬出。古人有個慣例,聽到春雷後要立即抖衣服,以驅除蝨子跳蚤,象徵整年都能免受它們侵擾。

 

驚蟄習俗二:撒石灰

驚蟄習俗二,撒石灰,將石灰撒在門前,防止昆蟲進入

驚蟄節氣當天把石灰灑在門外,讓壞蟲螞蟻整年不敢越界,也有代表衛生之意。

 

驚蟄習俗三:打小人

驚蟄習俗三,打小人,以艾草熏香,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驚蟄節氣的到來,一聲雷響喚醒了冬眠中的蛇、蟲、鼠、蟻,使家中的爬蟲開始四處覓食。

因此,古時候在驚蟄這一天,人們會拿著清香和艾草,熏香四處,以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隨著時間的推移,此項活動逐漸演變成了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即「打小人」。

 

驚蟄習俗四:祭白虎
驚蟄習俗四,祭白虎,是對著用紙製成的白老虎做拜祭

民間傳說中,白虎被認為是掌管口舌是非的神靈,每年在這一天會出來覓食,噬人開口,如果招惹到它,整年都可能遭到邪惡小人的搗亂,阻礙前程,使生活不順。

因此,為了自保,人們會在驚蟄這一天祭拜白虎。所謂祭拜白虎,是對著用紙製成的白老虎做拜祭,紙老虎通常是黃色帶黑斑紋,口角有一對獠牙。在祭拜時,人們會用肥豬血喂養它,使其吃飽後不再傷人,而後會在紙老虎的嘴上抹上生豬肉,使其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驚蟄節氣養生重點

驚蟄節氣養生重點一:增強體力、健康維持

驚蟄節氣養生重點一:增強體力、健康維持
初春的驚蟄節氣時節,氣溫回升較快,天氣開始回暖漸有春雷萌動,萬物復甦,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

此時氣候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依舊容易讓人受風著涼,因此日常需注意保暖及洋蔥式穿搭,以及適量的運動,如快走、瑜珈,伸展身體,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力。

驚蟄養生重點二:舒緩春困

驚蟄養生重點二:舒緩春困
春困又稱為「春季疲勞症」,只是人體對氣候變化的一種正常反應。

當春季慢慢回暖後,身體要適應由冬轉春的溫差變化,在調節之中影響了大腦的供氧量,才會時常感到特別想睡覺。

加上水氣上升,空氣濕度增加,導致內在的濕氣無法順暢排出,因此也會感覺身體沉重、胃口缺缺、懶洋洋等症狀。

此時應從改善日常習慣開始做起
❶平時飲食均衡清淡、少油膩
❷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早睡早起
❸日常適時運動,外出多曬曬太陽、吸收大自然的芬多精

還有保持愉快好心情,也能讓活力更充沛!

驚蟄養生重點三:吃甘甜的食物

中醫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

意思是說,當春季來臨時,需少吃酸的食物多吃些甜味的食品。搭配驚蟄時節,可食用促進新陳代謝又養顏美容的銀耳蓮子湯這道甜品。

天冷可以當做暖甜湯;天氣回暖可做成冰涼的消暑甜品,豐富的營養可以清涼解渴、開胃還能促進食慾。

驚蟄節氣養生食譜

生活方面,藉由飲食來調養體內的陰陽平衡,在春天這個欣欣向榮、自然界開始發芽生長的季節,順應時節,掌握春令之氣的特點,了解養生的正確觀念,就可以掌握大好方向,登義與你分享2款食譜,吃出好食慾!

 

銀耳蓮子湯

驚蟄養生食譜-銀耳蓮子湯

  • 材料
  1. 登義銀耳蓮子湯1帖
  2. 水2000c.c
  • 製作方法
  1. 先將白木耳浸泡1至2小時後,再將浸泡後的白木耳與其他材料加入2000cc的水放入電鍋
  2. 外鍋加2杯水,跳起後悶半時
  3. 外鍋再加2杯水,跳起後即可食用

 

養顏茶
驚蟄養生食譜-養顏茶

  • 材料
  1. 登義養顏茶1包
  2. 水500c.c
  • 製作方法
  1. 熱沖甘醇加500c.c. 熱水,約3分鐘待味道釋放,可回沖2-3次至無味
  2. 冷泡清香加500c.c.冷水,約15分鐘待味道釋放,可依喜好增減時長
  3. 快速冷泡法:以少許熱水沖開,約3分鐘待味道釋放,再加冷水至500c.c.調適温度
  4. 冷藏冰鎮更好喝


驚蟄節氣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身體的精神、情緒、循環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閱讀更多文章:

  1. 2024雨水節氣,雨水節氣習俗、養生3重點,乍暖還寒之時,趕走春困
  2. 身體濕氣重3大警訊要注意!3招教你如何排出體內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