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被稱為「百草之王」黃耆功效與禁忌有哪些?中醫教你如何泡茶提升元氣

前言

你知道黃耆除了是中藥材中的常客,也早已成為許多人日常補養中會選擇的草本嗎?

不論是用來煮茶、入菜或熬湯,成為家庭中四季皆宜的食材之一。

不過,黃耆到底有哪些被廣泛使用的原因?又有哪些族群最適合食用?
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次了解

「黃耆功效」、「黃耆適合哪些人」、「常見飲用與煮法」,

幫助你更有方向地將黃耆融入日常保養生活。

若你也正在尋找適合自己或家人的養生方式,不妨從黃耆開始了解!


📖目錄:

一、黃耆功效有哪些?

二、黃耆適合哪些人?日常補養族群建議

三、黃耆常見禁忌?3種人不適合!

四、黃耆怎麼吃?2種食譜報你知

五、黃耆怎麼選?分辨品質的三大關鍵

六、常見Q&A:黃耆保存與日常飲用問題解答

七、結語:日常生活中善用黃耆,提升每日元氣感


一、黃耆功效有哪些?

黃耆在許多日常飲食與養生習慣中佔有一席之地,

是許多人常選擇作為日常補充的食材之一。

以下列出三個被廣泛應用的方向,幫助你快速掌握黃耆在飲食中的角色。


1. 滋補強身

黃耆常與紅棗、枸杞等其他常見食材搭配煮茶或熬湯,

在季節轉換或生活節奏較疲勞時飲用,有助於維持身體穩定。

日常中適度攝取,已成為不少人固定的飲食習慣之一。


2. 穩定體質

許多家庭會固定在某些節令或體力下降時使用黃耆入湯品,

藉由規律攝取,幫助身體維持良好狀態。

它可搭配其他植物性食材一起食用,靈活性高,生活中容易實踐。


3. 身心舒緩

在長時間工作、思緒緊張的情況下,

有些人會將黃耆加入日常飲品中,作為調整狀態的搭配食材之一。


二、黃耆適合哪些人?日常補養族群建議

黃耆廣泛應用於生活中,適合追求日常調養與體力維持的族群。

以下三類族群是最常見的使用者類型:


1. 容易感到疲累者

在工作壓力大、休息不足的情況下,經常感覺精神較差或身體疲乏的人,

會選擇以黃耆做為日常料理的食材之一,協助維持生活步調與基本狀態。

 


2. 病後體力較弱者

身體處於修復階段的人,會特別重視食材的選擇。

黃耆因其為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植物性來源,

在傳統飲食搭配中經常作為湯品或茶飲的配料之一,

提供適量營養與食用上的便利性。

一名女性身體不舒服


3. 想加強日常保養者

若你平時就注重生活品質與飲食規劃,黃耆是可融入日常保養的實用食材。

可與其他材料如紅棗、枸杞搭配食用,適合規律補充並納入日常計畫中。


三、黃耆常見禁忌?3種人不適合!

雖然黃耆在許多飲食文化中都是常見的補養食材,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食用。

依據不同的生活狀況與身體反應,以下三類族群在攝取前應特別注意:


1. 發燒、感染者

當身體正處於發燒或感染的狀態時,不建議使用黃耆作為當下的飲食選擇。

此時應以緩和為主,等到狀況穩定後再進行日常保養的安排會較為妥當。

若身體已有不適徵兆,建議暫停所有補養性食材的攝取,

並優先以平衡飲食與充足水分為主。

發燒、感染者


2. 體質燥熱者

黃耆在傳統飲食中常被視為較具溫性質地的材料,

若個人體質偏向燥熱,平時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煩熱感等現象,

則需考量是否適合經常性攝取黃耆。

也可搭配其他食材調整食用方式,避免造成身體額外負擔。


3. 經期中的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前期與期間,若出現經血量較多或伴隨明顯不適者,

應避免攝取黃耆相關飲品或料理。

此階段身體正處於較為敏感狀態,

建議等到經期結束後再視身體狀況進行補養安排,會更為合適。

 


四、黃耆怎麼吃?2種食譜報你知

1. 安迪湯

安迪湯是一款由台灣中醫師孫安迪設計的日常茶飲,

選用黃耆、紅棗與枸杞三種溫潤素材,適合日常保養與飯後飲用,

許多民眾也習慣將其作為日常補充元氣的飲品之一。


準備材料:
黃耆 15 克
枸杞 10 克
紅棗 5~6 顆(建議去籽)
水 約 1000 毫升(約 4 碗水)


沖煮方式與飲用建議:
將三樣材料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約 4 碗冷水,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約 30 分鐘。

可熱飲也可放涼後冷藏,冰涼飲用同樣清爽順口。

口味濃淡可依個人喜好增減材料用量,

完成後亦可視情況加入少量冰糖調味。


器具與水源選擇注意事項:
建議使用砂鍋煎煮風味最佳,

若無砂鍋則可選用陶瓷或不鏽鋼鍋,切忌使用鐵器或鋁鍋。

煎煮此類茶飲應以冷水為宜,避免直接使用熱水以保留成分完整性。

黃耆與其他藥材

 

2. 天麻干貝雞湯

這道料理是將黃耆融入日常飲食的經典應用,

透過雞湯搭配天麻與干貝等溫和素材,風味濃郁,

適合在體力消耗大或季節轉換時飲用。


準備材料:
黃耆 20 克、天麻 10 克、乾干貝 3~4 顆、

雞腿肉1-2支、紅棗 5 顆、枸杞 10 克、

薑片 3~5 片、水約 1500~1800 毫升


煮法步驟:
雞肉洗淨後川燙去血水,備用。
干貝稍微浸泡,天麻與其餘食材洗淨備齊。
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約 1.5 小時。
起鍋前可依口味加入少量食鹽調整風味。

 

想更方便享用?

試試【登義天麻干貝雞湯】!

登義天麻干貝雞,松子香氣,鮮甜回甘

五、黃耆怎麼選?分辨品質的三大關鍵

1. 黃耆怎麼挑

市面上黃耆產品眾多,要挑選到品質良好的黃耆,

可從色澤、氣味與切面來判斷。

外觀上應呈現淡黃色或略帶淺棕色,切面紋理清晰、有放射狀纖維;

聞起來帶有自然的豆香味,無霉味或異味者為佳。

若黃耆表面顏色偏黑或有明顯斑點,可能代表保存不當,不建議購買。


此外,片型厚薄均勻、無太多碎末,

且觸感乾燥不黏手者,代表品管較佳,更適合煮茶或入湯使用。


2. 生黃耆與蜜炙黃耆的應用差異

市售黃耆大致分為兩種:生黃耆與蜜炙黃耆。

兩者皆由黃耆根部製成,但加工方式不同,使用場合也有所區分。


生黃耆是將採收後的黃耆清洗、切片、乾燥後直接包裝,

味道較為樸實清淡,適合一般日常煮茶、煮湯等用途。


蜜炙黃耆則是在生黃耆基礎上加蜜拌炒後乾燥,

表面略帶光澤,氣味甘香,較適合用於補養湯品中,口感更加溫潤、層次豐富。
依使用目的不同,兩種形式的黃耆皆有其適配性,建議家中可常備各一,視需求選用。


3. 哪裡購買最安心

為確保品質與安全,建議選擇具有認證標章或信譽良好的中藥行購買黃耆產品。
此外,包裝完整、資訊透明的商品更能讓人在選購與使用上感到安心與便利。

測量中藥

六、常見Q&A:黃耆保存與日常飲用問題解答

Q1. 黃耆如何保存?

乾燥黃耆保存得當可以延長使用壽命,避免潮濕與異味產生。

建議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環境。

可放入密封罐、密封袋中,放置在廚櫃或收納箱內,保持通風即可。

若量多或需久存,也可搭配乾燥劑加強防潮,並定期檢查是否有變質跡象。


Q2. 晚上喝黃耆會不會影響睡眠?


黃耆茶屬於溫和配方,一般在適量飲用的前提下,不會對多數人造成明顯的影響。

不過由於每人體質與作息不同,若為初次飲用或對於作息較敏感者,

建議白天或傍晚前飲用,觀察自身反應後再做調整。

若擔心睡眠品質受干擾,可在睡前 3 小時前停止飲用為宜。


Q3. 生理期可以喝黃耆茶嗎?

建議女性於生理期前兩日與前兩日內避免飲用黃耆相關飲品,特別是在經血量較多的階段。

這段期間身體狀況敏感,適合以溫和且不易刺激的飲食為主。

待月經結束後再飲用黃耆茶,則可作為補充與調整的選擇,有助恢復日常活力感。


Q4. 哪些人需要避免黃耆?

若為體質偏燥熱者,常感口乾舌燥、容易出現嘴破、喉嚨不適等狀況,

建議減量或搭配其他配料使用,不建議單獨大量攝取。

此外,若有身體明顯發炎、發熱情形時,

也應暫停使用黃耆茶或湯品,待身體狀況穩定後再行評估是否適合飲用。



七、結語:日常生活中善用黃耆,提升每日元氣感

黃耆不僅是一項深具代表性的天然食材,

更因其多樣化的食用方式與日常應用而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從煮茶、熬湯,到作為日常保養的一部分,

黃耆的使用彈性與親和力讓它成為許多家庭廚房中的常備之選。
當代人生活步調快、壓力大,更需要有穩定作息與適度補給的生活策略。

善用黃耆茶飲或簡易食補配方,不僅能增添飲食的層次與變化,

也能為每日帶來更舒適的能量補充節奏。

不論你是正在尋找日常飲用選項,或想提升整體飲食的豐富度,

黃耆都是值得信賴的溫和選擇。
如果你也想更進一步了解自身的體質狀況、

找到適合你的保養方式,現在就可以透過簡單步驟取得建議與方向。


👉 點擊加入 LINE,立即做體質檢測,為你的保養計劃找到最適合的起點!

登義提供免費體質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