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熟悉的《詩經》詩詞描寫著二十四節氣「白露」的景象。從白露開始早晚的天氣會明顯的變涼爽,稍微能感受到秋天的氣息,早晨也能看見植物上凝結許多晶瑩剔透的白色露水。節氣白露有哪些習俗、養生知識與禁忌要注意的呢?用5分鐘的時間登義帶你一次看明白!2024年白露節氣日期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白露節氣的由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寫到「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時搭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早晚天氣的溫差,水氣在清晨可以凝結成看得見的露水,以「白」來形容秋露,故名為『白霧』。白露的到來,暑氣稍減,動植物最能明顯感受氣候的變化,開始發現會有雁鳥往南飛避寒的現象發生,也有各種動物開始儲藏食物為過冬做準備。白露節氣習俗白露習俗一:喝白露茶在白露這個時節採收的茶葉稱為白露茶也叫秋茶,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說法。白露茶不同於清明前的春茶,苦而不澀;亦不同於立夏後的夏茶,既苦又澀,白露茶生長時氣候溫暖,沖泡後有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白露習俗二:收清露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本草綱目》上有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 另有收取白露節氣的清晨露水來洗身,可以有保健養生的妙處。白露習俗三:吃龍眼龍眼在白露時節是盛產期,果實最為飽滿且味道甜美。民間相信在白露這天吃龍眼,能夠補氣、穩定情緒。白露節氣養生重點白露節氣養生重點一:宜多食增潤的食物在夏轉秋的這個季節特別容易感到乾燥。 建議飲食方面可吃些白色食物來滋潤健康,像是銀耳、百合、杏仁、水梨、蘋果、麥門冬、甘蔗、白芝麻、蓮藕、山藥、西洋參、燕窩等。平時也需多補充水分!白露節氣養生重點二:防秋乏俗話説:「春困、秋乏、夏打盹。」由於天氣轉涼,人體的新陳代謝開始減緩,容易出現疲乏無力的感覺,這現象稱為「秋乏」。這時需要增加午休的時間,並注意養生飲食,多吃當季蔬果和全穀類食物,來緩解秋乏症狀。白露節氣禁忌有哪些?白露禁忌一:忌露身俗語云:「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提醒大家天氣變涼,不可袒胸露體,尤其是早晚外出須多加一件衣裳保暖,以防涼氣入體而著涼。白露禁忌二:忌大雨白露是農忙季節,這一時期農民忙於收割稻穀、晾曬穀物。若是下雨的話影響莊稼收成,因此有:「白露日落雨,到一處壞一處。」的說法。白露節氣養生食譜白露後可以開始選擇一些溫和平補的食材來補充營養,儲存營養為冬天做準備,下方一食一飲食譜,帶你初秋健康滿分!山藥豆腐煲材料:山藥 200克、板豆腐1塊、紅棗5顆、枸杞1湯匙、醬油2湯匙、醬油膏1湯匙、薑片3片、蒜末1湯匙、蔥段適量、食用油1湯匙、鹽適量、白胡椒粉適量製作方法:山藥去皮切段,板豆腐切塊,紅棗去核,枸杞簡單快速沖洗備用將切好的板豆腐塊放入熱油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取出備用在同一鍋中加入薑片、蒜末煸炒,待香氣釋放後加入蔥段放入山藥段、紅棗和煎好的豆腐,一起翻炒均勻倒入醬油、醬油膏,加入適量清水,燉煮15-20分鐘,直至山藥熟透最後加入枸杞,根據口味調鹽和白胡椒粉,收汁後即可出鍋 蘋枸材料:登義蘋枸艸果水1包、水400c.c.製作方法:杯中倒入400c.c.的水,冷熱水皆可放入蘋枸艸果水,靜置15-20分鐘,即可使用可回沖1-2次至無色無味 現在台灣氣溫相較還是偏悶熱,白天中午依舊高達30度,除了要注意防曬、多補水、小心中暑外,早晚也要留意溫差的轉變,視天氣增減衣物喔! 閱讀更多文章:2024處暑節氣,告別暑氣遇逢鬼月,3大習俗2大禁忌、養生技巧帶你一次看不是特調師也能玩創意-艸果水特調篇
隨著處暑的到來,高溫難耐的「三暑」逐漸結束。雖然秋天在節氣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未完全消退,因此這段時間被稱為「秋老虎」。處暑節氣我們應該要如何養生呢?本文帶你探討處暑習俗、禁忌還有養生食譜,一起來看看吧!2024年處暑節氣日期2024年8月22日,星期四處暑節氣的由來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在這裡表示停止,而『暑』則指炎熱。因此處暑又稱為「出暑」,意為炎熱的夏季已經過去,天氣逐漸涼爽起來。不過台灣的天氣在這時候尚未感受到涼意,還是有些燥熱,「爭秋奪暑」正是在描述這段時間。處暑節氣習俗處暑習俗一:吃鴨子處暑的鴨子最為肥美,鴨子本身不溫不熱帶點涼性,可以去燥熱,而有些地區會食用鴨來對抗未消的暑氣。處暑習俗二:迎秋進入秋天的季節,天氣不像夏天一樣炎熱,大自然也漸漸的從綠葉蛻變成紅黃的葉片,可以趁著冬天來臨前,涼爽的天氣多出門踏青走走。處暑習俗三:中元普渡中元節的到來,人們會在家中、廟宇擺設祭品,祭祀神明、祖先、地基主與好兄弟,以表尊敬。 也會有放水燈、競賽搶孤等活動舉行:放水燈,是超渡亡靈的象徵儀式,人們會在紙燈籠上寫姓名、住址,並在河邊或海邊將燈籠放水漂流,主要目的是引導孤魂野鬼參加普渡會,幫助祂們回到家鄉,不再漂泊。搶孤,在高高的竹架上懸掛祭品,參賽者爬上竹架搶奪祭品,搶到祭品的人被認為是有福氣和勇氣的。其目的是嚇走不肯離開陽間的惡鬼。處暑節氣養生重點處暑節氣養生重點一:宜食用清補食材 依中醫觀點來看,處暑食養著重養眠、增潤,秋季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增潤的養生食物建議可以像是水梨、梨子、柚子、韭菜花等食材,幫助營養補給。養眠則可以沖泡薰衣草花草茶,或是桂圓來幫助放鬆,有助於入眠。處暑節氣養生重點二:穩定身心秋季是「收」的季節,配合秋季特性,宜「收斂神氣」,不可有太大的情緒起伏與動作,運動方面比較適合從事「心靜」的運動,像是瑜珈、慢跑等,讓身體微微出汗即可。處暑節氣禁忌有哪些?處暑禁忌一:避免從事水上活動或溪邊戲水處暑正時農曆七月半,農曆七月天氣正熱,許多人會到海邊或溪邊戲水涼快。以民俗說法認為,這個月適逢抓交替的傳說;但若以科學角度來理解,或許是因為下水前暖身不夠容易抽筋,而誤以為是鬼拉腳,也可能因中暑感到身體不適。總之不管是哪個月份,從事水上活動,都必須注意安全喔!處暑禁忌二:不要半夜在陽台曬衣服長輩總叮嚀晚上不要晾衣服,若好兄弟看中意,就會借去穿的說法。其實台灣農曆七月後,各地濕氣較重,若衣服沒在日落前收進來,灰塵容易隨濕氣附著在衣物上,穿著潮濕的衣服也會感覺渾身不舒服。 但以實際情況來看,因晚上視線不清,遠處乍看衣服就像個人形,視覺上像有個人懸空飄浮的錯覺,不受驚嚇也難。處暑節氣養生食譜處暑後,人體出汗明顯減少,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恢復平衡,進入生理休整階段,身體於是出現疲憊感,產生“秋乏”。在這個時候,該如何通過飲食來養生呢?本文為你推薦1道美食和1款飲品,助你健康度過秋季。蒜香鴨肉炒飯材料:白飯 1碗、鴨肉 200克(熟的鴨肉或鹹鴨腿均可)、大蒜 3瓣(切末)、青蔥 1根(切碎)、醬油 1湯匙、鹽 適量、黑胡椒 適量、食用油 1湯匙製作方法:將熟鴨肉撕成細條或切成小塊熱鍋放油,加入蒜末爆香加入鴨肉翻炒,至鴨肉微微焦黃倒入剩飯,翻炒均勻加入醬油、鹽和黑胡椒,繼續翻炒至飯粒乾香最後撒上青蔥碎,即可出鍋 養眠茶材料:登義養眠茶一包、水500c.c. 製作方法:熱沖甘醇:加500c.c. 熱水,約3分鐘待味道釋放,可回沖2-3次至無味冷泡清香:加500c.c.冷水,約15分鐘待味道釋放,可依喜好增減時長快速冷泡法:用少許熱水沖開,約3分鐘待味道釋放,再加冷水至500c.c.調適溫度冷藏冰鎮更好喝 處暑節氣是夏秋交替的關鍵時刻,也是學生們暑假的尾聲,不要為了保握最後的假期,一時大意前往無人的海邊或溪邊戲水喔! 閱讀更多文章: 1、2024年節氣立秋,立秋習俗、養生攻略與禁忌大公開
立秋,是「24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起始。 立秋的到來代表著夏季的結束和秋天的開始,在天氣感受上盛夏餘熱未全消退,白天秋老虎的餘威仍在,體感溫度與夏季期間差異不大,清晨和晚間稍轉涼爽,早出晚歸的人建議多帶一件薄外套,避免著涼了。 時間的腳步已經慢慢過了一年的一半,秋天即將到來,在這段時間有什麼禁忌要注意呢?立秋又有什麼什麼習俗呢?養生該吃什麼呢?本篇帶你一次看明白! 2024年立秋節氣日期 2024年8月7日,星期三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24節氣「四立」之一,《説文解字》表示「秋,禾穀熟也。」,此時農作物皆已成熟,諺語「立秋三天遍地紅」,也是在描述這個時節莊稼成熟的景象。 由於立秋過後的天氣還是很熱,中醫理論也將立秋至秋分這段時間稱之為「長夏」。 立秋節氣習俗 立秋習俗一:啃秋 啃秋又稱咬秋,是一種民間歲時習俗,意思是炎炎盛夏難耐,即在立秋當天吃一口西瓜、玉米或是其他瓜類食物,象徵著「咬掉」夏天的炎熱,迎接秋天的涼爽。 立秋習俗二:貼秋膘(ㄅㄧㄠ) 又稱掄秋膘或補秋膘,也就是量體重。 這是一種民間歲時習俗,民間流行於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夏天對比若有減輕就稱為「苦夏」,而這時就要補充因夏季炎熱天氣而消耗的能量。 立秋習俗三: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以前農民會將收成的作物曝曬於太陽下,來增加作物的儲藏時間,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做準備! 立秋節氣養生重點 立秋節氣養生重點一:早睡早起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秋季天氣變化無常,在起居上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以順應吸收早晨的陽氣補充活力,調養精氣神! 立秋節氣養生重點二:適度運動 適度的慢跑,可以減輕心理負擔,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況,建議慢跑時間以每天20-30分鐘為宜。 另外也可以從事瑜珈、太極、皮拉提斯等的慢運動,維持體態、訓練呼吸,放鬆身心與身體肌肉。 立秋節氣禁忌有哪些? 立秋禁忌一:忌房事 立秋這天需謹慎房事,立秋容易碰上農曆七月,人們俗稱的「鬼月」期間,更應避免進行房事,以免陽氣不足,傷身傷神。 立秋禁忌二:忌田間行走 秋天是收成的季節,古人認為立秋這天不宜前往栽種農作物的田裡行走,避免驚擾「穀神」,影響莊稼收成,還需於家中貼紅紙,寫上「今日立秋,百病皆休」,為全家的健康保平安。 立秋節氣養生食譜 立秋這個節氣應該吃什麼養身呢?天氣溫度與夏季差異不大,只有在清晨和晚間才會有點涼,避免溫差影響身體健康,讓我們來看看應該如何補充營養吧! 涼拌秋葵 材料:秋葵 200克、蒜末1湯匙、醬 2湯匙、醋1湯匙、芝麻油1茶匙、糖1茶匙 製作方法: 秋葵洗淨,去頭,整根保持完整 鍋中加水煮沸,將秋葵焯水2-3分鐘,撈出瀝乾,切段 將蒜末、醬油、醋、芝麻油和糖混合均勻,調成醬汁 將秋葵放入碗中,淋上醬汁,拌勻即可 養生茶 材料:登義養生茶一包、水500c.c. 製作方法: 熱沖甘醇:加500c.c. 熱水,約3分鐘待味道釋放,可回沖2-3次至無味 冷泡清香:加500c.c.冷水,約15分鐘待味道釋放,可依喜好增減時長 快速冷泡法:用少許熱水沖開,約3分鐘待味道釋放,再加冷水至500c.c.調適溫度 冷藏冰鎮更好喝 天氣尚未感受到秋天的到來,但節氣已經告訴我們秋季的靠近,這段時間受夏秋交界的雨季影響,天氣變化大,時而下雨,時而放晴,又悶又潮濕。生活上建議保持身心在放鬆平和的狀態,早睡早起,並適度運動到戶外走走,多曬曬太陽吸收活力。也提醒大家,在戶外活動時還是要注意防曬及多補充水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