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什麼?立冬的習俗禁忌有哪些?立冬的到來要吃什麼保養?適合從事哪些活動?
本文將帶你了解24節氣立冬的飲食進補還有怎麼吃當令食材最適宜。

24節氣立冬的由來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約在陽曆的11/7或11/8,「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冬」在古文則有「結束」或「凍」的意思,所以立冬也就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動物們都藏起來準備冬眠了。

位在亞熱帶地區的臺灣,立冬時不一定會感到寒冷,有時甚至還有小暖陽出現, 所以也有「十月小陽春」之稱。(這裡的十月是指農曆十月)

 

24節氣霜降的習俗

台灣有個習俗,就是要在立冬「補冬」,也就是進補。
因為古人認為,人們在工作一年後體力耗盡,加上冬天寒冷,因此急需補充營養,恢復元氣來抵禦寒冬。

立冬習俗一:補冬

自古以來,有一個習俗說:「立冬補冬,補嘴空」,以應對立冬時的寒冷。
人們這時會食用羊肉爐或薑母鴨等食物,以提升元氣,滋補強身。

此外,紅棗、核桃、銀耳、燕窩等食材也常被用於立冬補冬的養生食材,舉例來說:核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而紅棗搭配枸杞、當歸則可以製作成養生茶或養生湯,也有助於增強體力。

立冬習俗二:拜祖先

在立冬時節,古人習慣前往祖先的墳墓或祠堂,以感恩祖先一年來的庇佑和幫助。
這樣的傳統祭祀儀式可以讓家庭團聚,通常會在祭拜祖先後品嘗湯圓,象徵著家庭的和諧和共聚。

立冬習俗三:吃餃子

因為立冬是秋冬交替的時刻,而漢字「交」和「餃」發音相近,因此在立冬享用餃子,象徵著節氣交替的習俗。

立冬習俗四:吃甘蔗

有些人擔心在立冬食用補氣食物會引起體內的火氣,因此會食用甘蔗作為替代進補的食材。

立冬習俗五:吃生蔥

立冬吃生蔥的習慣源自古人的信仰,他們相信,吃生蔥可以幫助身體排汗,進而促進體內陰氣的循環,有助於保持健康。

立冬習俗六:吃麻油雞

冬季是農業社會中的收成的季節,農民們經歷了一年的辛勞勞作,在立冬這一天會休息一下,並享受美食,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這也成為了犒賞一家人的好機會。一些常見的食物包括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老菜脯、四物、八珍、十全等,以進行補養。

 

24節氣立冬的禁忌

立冬禁忌一:避免過早外出

立冬天氣寒冷,尤其對於年長者而言,過早外出可能使心血管緊縮,使長者感到不適。有句古話說「立冬一日,水冷三分」,因此在立冬時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過早外出,若有外出時,建議需穿著更多衣物。

立冬禁忌二:避免大量飲用熱水

立冬時節較為寒冷,飲用過多熱會使體內的陰陽平衡受到干擾,導致身體忽冷忽熱,容易引起不適感。

立冬禁忌三:避免洗熱水澡時間過長

立冬時空氣中的陰氣極盛,如果洗澡時間過長,陽氣可能會下降,室內溫度也會被大量的陰氣所覆蓋,導致皮膚變的乾燥、發癢,嚴重的情況會引起皮膚脫屑。
因此,最好迅速完成洗澡,尤其對孩童來說,洗澡後容易出現打冷顫的情況,不慎可能會導致骨骼變得濕冷,進而引起關節酸痛。

立冬禁忌四:避免激烈的運動

過度的激烈運動可能導致心血管系統的急劇壓力,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應該避免太劇烈的運動。

立冬禁忌五:不要過度食用油膩食物

冬季氣候乾燥,身體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營養,食用太多油膩的食物會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容易引起胃腸不適。
因此,建議盡量避免過度食用油炸食品和肥肉等食物。

 

24節氣立冬養生飲食有哪些?

傳統習俗會在這天燉煮麻油雞、羊肉爐、人參雞、燒酒雞、薑母鴨等藥膳來補充能量,慰勞工作的辛苦。
但現代人營養充足,當然就不必刻意大補特補,可是偶爾還是會感覺精神不佳,或者是身體懶懶的沒有什麼活力。
此時養生最重要的是補足氣儲好能,促進新陳代謝,平衡健康,更能達到養生保健的補養功效。

1、立冬養生吃:老菜脯

老一輩的人運用他們的智慧,將普通的白蘿蔔,壓實地放入一個陶甕中,經過多年的儲存和自然的發酵過程,使白蘿蔔變成了烏黑光亮的老菜脯。
在長時間的自然發酵過程中,陳年的老菜脯會轉化成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P、鈣以及豐富的磷、鐵、硫等無機鹽類的有益的營養價值,有助於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老菜脯越經年越美味,並且年份愈久愈珍貴,最好的老菜脯甚至需要存放十年以上,特別是陳年二十年以上的老菜脯,口感更好!

2、立冬養生吃:當歸

當歸有助於滋補強身,它在中醫被歸類為溫性草藥。在冬天,氣溫較低,人們容易感到寒冷,需要提升元氣,讓身體暖暖地,維持健康。

3、立冬養生吃:熟地黃(熟地)

經過傳統的古法加工製作的熟地黃,口感甘甜,宛如黑糖一般,被譽為冬季的經典補養食材。而熟地黃中富含桃葉珊瑚苷、梓醇、靈芝多醣等營養成分,有助於滋補強身,因此非常適合在冬季的時候食用!

4、立冬養生吃:川芎

川芎是中藥「四物湯」的成分之一,具有提升元氣的功效。對於屬於氣虛體質的人來說,川芎也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

5、立冬養生吃:羊肉

羊肉屬於溫補食材,能夠補氣,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改善手腳冰冷的情況,特別適合體質偏寒、病後虛弱、氣虛的人使用。

 

24節氣立冬進補藥膳吃什麼?

在寒冷的天氣中,增加攝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應對低溫。
食用羊肉、烏骨雞、栗子、南瓜、生薑等具有溫熱特性的食物在冬天非常適宜。
然而,對於患有高血糖、高血壓等三高病症的人,在進行補充時需要謹慎關注血糖和血壓的變化,避免過度攝取。

立冬進補吃什麼?一晚羊肉爐、薑母鴨、老菜脯雞湯

1、立冬進補藥膳:老菜脯雞湯

雞肉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同時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B、維生素D、磷、鎂等。老菜脯富含維生素C 和 P,同時還含有鈣、鐵、硫等無機鹽類,這些營養素有助於維持健康。

老菜脯雞湯食譜

材料:

  • 1隻雞,約1.4~1.8 公斤
  • 2~3塊老菜脯
  • 1顆洋蔥,切成大塊
  • 3~4顆大蒜瓣,切碎
  • 2~3片生薑,切成薄片
  • 適量的鹽和胡椒粉調味
  • 8杯水

 

製作方法:

  1. 將雞洗净,並放入鍋中,可以使用整隻雞或切成大塊的雞肉
  2. 將老菜脯、洋蔥、蒜瓣和生薑加入鍋中
  3. 倒入8 杯水,確保所有材料都被完全淹沒
  4. 開火煮開,一旦湯開始滾,減小火力,蓋好鍋蓋,讓湯繼續燉煮約1~1.5 小時,直到雞肉變得軟嫩
  5. 在烹飪的過程中,需去除湯面上的浮渣,以確保湯清澈
  6. 當老菜脯雞湯快要完成時,根據個人口味添加鹽或胡椒粉調味
  7. 這樣一碗美味的老菜脯雞湯就完成了

 

2、立冬進補藥膳:薑母鴨

濃郁的湯底帶有薑和香料的香氣,鴨肉鮮嫩多汁,特別適合在寒冷的天氣中享用。

薑母鴨食譜

材料:

  • 1隻鴨子,約1.4~1.8 公斤
  • 1塊薑,切成薄片
  • 3~4顆大蒜瓣,切碎
  • 1顆洋蔥,切成大塊
  • 2~3顆八角
  • 2~3片肉桂皮
  • 適量的鹽和胡椒粉
  • 2~3湯匙料酒
  • 2湯匙醬油
  • 6杯水

製作方法:

  1. 將鴨子洗净,去掉多餘的脂肪,可以先將鴨子切成適當大小的塊,以便入味
  2. 在鍋中,加入6 杯水,將鴨子放入鍋中,並加入薑片、蒜瓣、洋蔥、八角、肉桂皮、料酒和醬油
  3. 開火將鍋內的材料煮滾,然後轉小火,蓋好鍋蓋,繼續燉煮約1.5 小時,直到鴨肉變軟嫩
  4. 在烹飪過程中,不時去除湯面上的浮渣,以確保湯清澈
  5. 當湯煮滾食,用鹽和胡椒粉調味
  6. 這樣一碗美味的老菜脯雞湯就完成了

 

3、立冬進補藥膳:羊肉爐

羊肉爐食譜

材料:

  • 約0.45公斤羊肉,切片
  • 1塊老薑,切薄片
  • 3~4顆大蒜瓣,切碎
  • 2顆洋蔥,切塊
  • 4杯高湯
  • 2杯白菜,切段
  • 1杯冬粉(粉絲,浸泡至軟化)
  • 適量的醬油、鹽、胡椒粉、辣椒醬

 

製作方法:

  1. 在一個大湯鍋中,加入高湯,將湯煮開
  2. 將切好的羊肉片放入湯中,繼續煮約5-10分鐘,或直到羊肉變色並變得稍微熟
  3. 加入切好的洋蔥、老薑和蒜瓣
  4. 加入白菜、冬粉和辣椒醬。根據口味添加醬油、鹽和胡椒粉
  5. 蓋好鍋蓋,繼續燉煮約15~20 分鐘,或直到羊肉和蔬菜變得熟透
  6. 準備一個大碗,將羊肉爐倒入碗中,並用青蔥和香菜裝飾

 

在冷冷的天,來碗捧在手心的熱湯,真的會溫暖到心頭 ,溫而不燥的漢方膳食,調理生理機能,打好元氣基底,即使面對寒流突然來襲,也不會措手不及。

 

閱讀更多文章:

  1. 霜降.24節氣|秋補勝冬補,入冬前四種養生飲食為身體打好基底
  2. 寒露.24節氣|日夜溫差大,保養、禁忌一次看
  3. 擺脫手腳冰冷的困擾!穴道按摩、吃什麼一次看